一、正確選擇吸頭
匹配移液器型號
單道移液器:對于艾本德常見的單道移液器,應選擇標準T.I.P.S.系列吸頭。例如,當使用 0.5-10μL移液器時,搭配相應規格的標準T.I.P.S.10μL吸頭,能確保吸頭與移液器緊密契合,保證移液的準確性和密封性。
多道移液器:若使用艾本德8道或12道多道移液器,優先選用ep Dualfit 8/12通道吸頭。以艾本德12道移液器為例,使用ep Dualfit 12通道吸頭,可使每個通道的吸液和排液操作保持一致,避免因吸頭不匹配導致的移液量差異。
依據樣本特性選擇
高粘度液體:當移取如甘油等高粘度液體時,普通吸頭可能導致吸液困難和流速過慢。此時應選用大口徑吸頭,如5mL規格的大口徑吸頭,相比普通吸頭,其流速可提升40%,能更順暢地移取高粘度液體,確保移液量的準確性。
揮發性試劑:對于乙醇、丙酮等揮發性試劑,為防止蒸汽進入移液器腐蝕活塞,必須使用帶濾芯的吸頭。艾本德的濾芯吸頭,如ep Dualfilter T.I.P.S雙濾芯吸頭,可有效阻隔揮發性蒸汽,保護移液器內部結構,同時也能防止樣品間的交叉污染。
滅菌需求:在細胞實驗等對無菌環境要求很高的實驗中,需使用預滅菌吸頭。艾本德的預滅菌吸頭通常采用滅菌袋包裝,并內置COA證書,確保吸頭在使用前處于無菌狀態,滿足細胞實驗等對無菌操作的嚴格要求。
容量匹配原則
建議移液量在吸頭標稱容量的10%-100%之間。例如,移取0.5-10μL樣本時,選擇10μL吸頭,其最小精確移液量可達0.2μL,能保證在該容量范圍內的移液精度;對于100-1000μL樣本,則使用1000μL吸頭,并且在某些情況下,如移取高粘度或易揮發液體時,采用反向移液模式可進一步提升精度。
二、吸頭的安裝與使用
安裝方法
單道移液器吸頭安裝:將移液器末端垂直插入吸頭,輕輕下壓并旋轉15°左右進行鎖定,確保吸頭安裝牢固。注意切勿上下或左右敲擊,以免損壞移液器的吸頭連接部位或導致吸頭安裝不緊密,影響移液準確性。例如,在使用Research®plus單道移液器時,規范的安裝操作可使吸頭與移液器緊密貼合,防止漏液現象發生。
多道移液器吸頭安裝:將移液器的第一道對準第一個吸頭,輕壓上緊。以艾本德8道移液器為例,安裝時需確保所有8個吸頭都與移液器對應通道緊密連接,同樣不可進行敲擊等不當操作。安裝完成后,可通過輕輕提拉吸頭,檢查其是否安裝牢固。
吸液操作
吸液深度:吸液時,將吸頭垂直浸入液體,一般浸入深度約為1-3毫米。對于不同容量的吸頭,浸入深度也有所差異,如10μL吸頭浸入深度約1-2毫米,1000μL吸頭浸入深度可適當增加至2-3毫米。過深可能吸入氣泡或導致吸液量不準確,過淺則可能吸液不足。
吸液速度:吸液時應緩慢平穩操作,避免快速吸液。快速吸液容易導致液體飛濺、產生氣泡,影響移液準確性。特別是在移取微量液體(如0.5μL以下)時,更要注意吸液速度,防止氣泡的產生,因為微量液體中即使微小的氣泡也會顯著影響移液精度。
預潤洗吸頭:在移取蛋白質類樣本或高粘度、易揮發液體時,建議進行3次預潤洗。例如,移取細胞裂解液等高粘度液體前,先用吸頭吸取少量液體,排出后再重復操作2-3次,這樣可使吸頭內壁形成一層液體膜,減少后續移液時的液體殘留,提高回收率。對于易揮發液體,預潤洗吸頭5次以上,可平衡吸頭內部的蒸汽壓力,減少因揮發導致的體積誤差。
排液操作
排液角度:分液時,吸頭可輕微傾斜(10°-20°),使液體貼著容器內壁流出,減少飛濺。例如,在向試管中排液時,將吸頭傾斜一定角度,可讓液體沿試管壁緩慢流下,避免液體濺出試管外,造成樣品損失或污染實驗環境。
排液方式:一般情況下,先將移液器按鈕按到第一檔,打出大部分液體,再按下第二檔,將余液排出。對于一些特殊液體,如粘稠液體,可能需要在第一檔排出大部分液體后,停頓片刻,再按下第二檔排盡余液,以確保吸頭內液體排出。
三、吸頭的維護與保養
日常清潔
每次使用后,應及時清潔吸頭。若吸頭僅接觸普通水溶液等無污染液體,可用去離子水沖洗,然后用純凈水漂洗干凈,自然晾干或放入烘箱中低溫烘干(溫度一般不超過60℃)。若吸頭接觸了蛋白質、細胞等生物樣品或有機試劑等,需用適當的溶劑清洗。例如,接觸蛋白質樣品的吸頭,可先用含有蛋白酶的清洗液浸泡一段時間,再用清水沖洗;接觸有機試劑的吸頭,可用相應的有機溶劑(如乙醇、丙酮等)沖洗,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強酸、強堿等腐蝕性溶劑,以免損壞吸頭。
對于移液器與吸頭連接的部位,如移液器錐套,也需定期清潔。若出現卡頓現象,可用75%乙醇擦拭,但不可使用有機溶劑,防止對移液器表面造成損傷。
存儲條件
吸頭應避光保存于15-25℃的環境中,濕度<65%RH。過高的溫度和濕度可能導致吸頭變形、材質老化,影響其使用性能。例如,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,吸頭可能會變軟,與移液器的連接密封性變差;而在過于干燥的環境中,吸頭可能變脆,容易折斷。
未使用的吸頭應保存在原包裝中,避免灰塵等雜質污染。對于已開封但未使用完的吸頭,應及時密封包裝,防止其受到外界污染。
定期檢查
定期檢查吸頭是否有損壞、變形等情況。例如,每次使用前,仔細觀察吸頭是否有裂縫、缺口,若發現吸頭損壞,應立即丟棄,不可繼續使用,以免影響移液準確性或導致液體泄漏。
檢查吸頭與移液器的適配性。隨著移液器的使用,其吸頭連接部位可能會出現磨損,影響與吸頭的連接緊密性。因此,需定期檢查吸頭安裝后是否牢固,有無松動跡象,如有問題,應及時對移液器進行維修或更換相關部件。
四、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
吸頭安裝不牢固
可能原因:吸頭尺寸不匹配,移液器吸頭口磨損或污染。
解決方案:使用匹配型號的吸頭,仔細核對吸頭包裝上標注的適用移液器型號。清潔移液器吸頭連接口,可使用干凈的無纖維布蘸取75%乙醇擦拭。若吸頭口磨損嚴重,應聯系專業維修人員對移液器進行維修或更換損壞部件。
吸頭內出現氣泡
可能原因:吸液速度過快,吸頭未浸入液體中。
解決方案:減慢吸液速度,平穩操作移液器按鈕。確保吸頭正確插入液體中,保持規定的浸入深度(1-3毫米)。若吸頭內已產生氣泡,可將吸頭從液體中取出,垂直向上,輕輕彈擊吸頭外壁,使氣泡上升至頂部,然后將吸頭重新插入液體中,緩慢釋放按鈕,重新吸取液體。
液體進入移液器內部
可能原因:活塞釋放過快,導致液體回流;移液器傾斜或倒置。
解決方案:立即停止使用該移液器,拆解移液器,清潔內部組件。在操作過程中,避免傾斜或倒置移液器,緩慢釋放活塞,防止液體回流。若液體已進入移液器內部且造成了腐蝕等損壞,應及時聯系艾本德售后人員進行維修,不可自行嘗試修復,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壞。
移液不準確或重復性差
可能原因:體積調節不正確,移液器內部活塞或密封圈磨損,吸頭未正確安裝。
解決方案:檢查并重新設置體積,確保移液器體積調節至所需值。更換吸頭,選擇質量可靠且適配的吸頭,并正確安裝。對移液器進行維護,檢查活塞和密封圈的磨損情況,必要時更換密封圈或活塞。若移液器仍無法正常移液,可將其送至專業校準機構進行校準和維修。
吸頭吸取液體困難
可能原因:吸頭堵塞,液體粘度太高。
解決方案:檢查吸頭是否堵塞,若有堵塞物,可嘗試用細針等工具小心清理,若無法清理干凈,則更換新的吸頭。對于高粘度液體,選擇大口徑吸頭或采用反向移液操作技術。反向移液操作時,先將按鈕按到第二檔再緩慢釋放完成吸液,這樣會多吸入一些液體,打出液體時只要按到第一檔即可,多余液體可補償吸頭內部的表面吸附,以彌補體積偏差。
正確使用和維護艾本德吸頭,不僅能確保實驗操作的順利進行,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,還能延長吸頭和移液器的使用壽命,降低實驗成本。實驗室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上述要點進行操作,及時解決常見問題,為實驗工作的成功開展提供有力保障。